3、“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福,”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,“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做渡人舟”的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和求助的希冀。
4、在中國寺院和民間,觀音的一般塑像和圖像多作女相。觀音菩薩像一般為一手執(zhí)凈瓶,一手以柳枝普灑甘露,故成為人們消災、祈雨的對象。
5、“送子觀音”身伴童男童女,面相慈愛,俗信可以滿足人們生兒育女的祈求。
6、觀音菩薩道場
7、普陀山素有“海天佛國”“南海圣境”之稱。
8、據(jù)記載,五代后梁貞明二年,日本和尚慧鍔從五臺山請的觀音像回國,路過普陀山,船遇大風觸礁。這個虔誠的日本和尚,以為觀音菩薩顯靈,不愿東渡日本,于是便在普陀山上修建寺院,并取了一個有趣的名稱“不肯去觀音院”。
9、此后普陀山成了觀音菩薩的道場,它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,佛教圣地,其宗教活動可追溯于秦。至唐朝,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,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,并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,傳至東南亞及日、韓等國。
10、至清末,全山已形成3大寺、88禪院、128茅蓬,僧眾數(shù)千。寺院無論大小,都供奉觀音大士??梢哉f是“觀音之鄉(xiāng)”了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