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、交交桑扈。晨去其枝。青青子佩。悠悠我思。
5、南風(fēng)不競。北馬隔嬌。孤城援絕。聲凄夜刁。
6、鼓兵以出。白日為黃。結(jié)纓戰(zhàn)沒。豈日國殤。
7、陳颙庵先生讀道忞詩絕句云密云嫡子小釋迦。說法雷轟天雨花。文句聲名集旗鼓。那甘沉闐在跌跏。機緣所獲究如何。北渡游蹤掌故多。得藉興朝新勢力。宗門惡諍自嵯峨。靄靄新蒲綠已抽。未聞野老哭江頭。御書樓閣巍然在。焉問煤山花鳥愁。絳云老眼未迷離。新變?yōu)樾郾艘粫r。目慘腥塵門弟子。遺吟徒觸后人悲。
8、行森行森字筇溪、號慈翁、惠州博羅黎氏。年廿七出家,參雪崤信,信許入室,呼為嶺南長子。信寂,參玉林誘,即日命居首座。順洽十六年玉林被召,南還,上曰和尚錄中付門人筇溪之偈最好,送和尚還山之舟,可載入京一面。六月十五日玉林回至湖州,筇溪即隨舟入京,召對甚契。十七年再請玉林證道。十月玉林至京,聞筇溪為上凈發(fā),即命家集薪燒之。上聞,遽許蓄發(fā),乃止。是月廿八日筇溪辭歸。十八年正月初二復(fù)差宮迎筇溪為新逝保母秉炬。初七帝崩,亦遺詔請筇溪秉炬??滴跏昴炅募?。有圓照筇溪禪師語錄。杭州圓照寺初名龍溪,為筇溪所手辟,筇溪入京后,順洽親書敕賜圓照寺,命所司易龍溪庵額,其希有史料,龍藏本均全刪去,近年新會陳垣庵先生始表出之。
9、陳腮庵先生云:順治出家之說,不盡無稽,不過未遂而已。十七年八月有董鄂妃之痛,將發(fā)削去。玉林到京,聞筇溪為上凈發(fā),即命家棗薪燒發(fā)。順洽聞之、遂許蓄發(fā)。玉林語錄及木陳北游集均載其事,蓋二人均力挽之也。顯庵先生又云:順洽出家,為自來一種傳說,彼據(jù)清涼山贊佛詩等模糊影響之詞,謂順洽果已出家者固非;謂絕無其事者亦未為的論。湯若望回憶錄亦記:“董妃薨后,皇帝把頭發(fā)削去”。則順冶實曾落發(fā)也。筇溪語錄載詩甚多,茲摘錄其絕句六首:
10、登高遠望自傷情。飄渺煙霞傍目生。幾度徘徊無處覓。黃鸚
二、放生祈福要去什么地方放著
1、翠標洞口牽千個。白占林梢鶴一群。此處明明多錯過。枉循
2、雖復(fù)柴門月色新。煙蓑雨笠尚隨身。一雙白眼同終始。聊許
3、一日二日秋風(fēng)多。馴歸短笛漫高歌。金莖不用云中接。今夜
4、閱世堪悲猶逝水。喚人行樂是流鶯。睡濃岡上起來晚。新月
5、汪汪滄海已生塵。那復(fù)重論帝漢秦。三徑只余殘雪在。不知
6、上樓月在野。下樓月在樓。葉與云俱落。霜仍枝上浮。
7、江平秋萬里。人靜夜初更。彷佛寒煙外。長洲落雁聲。
8、古桑身半葉。云僧一隊歸。近者無舊識。遠望卻依稀。
9、月上山城征馬急。雨過新水芰荷香。自此洞庭秋正好。煙波
10、潮至錢塘水倒流。江南江北風(fēng)悠悠。樓上張騫歌復(fù)笑。笛中
標簽: